人生在世,因果纏身,報應難逃。
所謂的因果,並不是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,而是一種循環,一種前後的自然邏輯。
比如說,春天播種,秋天收割,這就是因果。
就拿「賺錢」這件事來說,早年不去賺錢,中年不去賺錢,晚年就不會有錢養老。
金錢不會從天而降,而需要我們費盡心思去賺取。
當然,還有一部分人幻想,自己可以一夜致富,一夜爆紅,一夜改變命運。
這種幻想,多半不會成為現實。
可以這麼理解,一夜致富的成功是結果,那條件是什麼呢?沒有必然的成功條件,人們就不可能成功。
因果,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邊。
每一次談到人生,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,就是晚年的狀況──究竟如何退休,如何養老,是否可以保住晚節,得以善終。
晚年的狀況,到底跟什麼有關呢?毫無疑問,就跟中年時期的所作所為有關。
早年影響中年,中年影響晚年,都是一環扣一環的。
最直接的例子,就是身體的健康狀況。
早年,他總是透支身體,給身體埋下了病痛的禍根。到了中年,他的身體只會走下坡路,根本調養不好。
更何況,人到中年,並非每個人都有休息的時間,不少人依舊需要繼續透支。
如此下去,等待他們的,不過是油盡燈死的身體罷了。
早年不懂得休息,中年不懂得勞逸結合,像這樣的人,也許連晚年都沒有。
就算有晚年,也有可能臥病在床,無法生活自理,需要身邊人的照顧。
因果一:45歲到55歲這十年的存款金額,影響晚年。
所謂「湯無鹽不如水,人無錢不如鬼。
」讓人痛不欲生的,其實是沒有錢。
有錢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沒錢,自然就會寸步難行。
年輕人,窮一點沒關係,至少還有青春,還有機會,還有時間。
而45歲以後的中年人不一樣,對他們來說,這十年是否有錢,基本上決定了未來。
沒有存款,只能到處打工,手停口停。
有一點存款,還有生活的選擇權。
存款豐厚,基本上就可以享受人生,安穩到老了。
保人一命的,是兜裡面的存款。
因果二:45歲到55歲這十年的身心狀況,影響晚年。
對中年人來說,除了要存款,還需要調整自己的身心,不但身體要健康,連心理也要健康。
身心這兩者,基本上缺一不可。
有的人身體還行,可就是心態消極,總是怨天尤人,那他們就算沒病,也會患病。
有的人身體一般,可心態很好,那他們的餘生,不會差到哪裡去。
所謂「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
心態積極,沒有任何的焦慮,那活著的每一天,都是人間四月天。
因果三:45歲到55歲這十年的家庭關係,影響晚年。
所有的家庭關係,都需要長時間來維繫。不可能說,今天你跟家人的關係搞不好,明天就能跟家人的關係搞好。
親緣關係,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。
有一個案例。
鎮上的老陳,中年有錢了,就拋棄妻子棄子。
到了晚年,才希望回到家中,怎奈妻兒都不讓他進家門,認為老陳辜負、背叛了他們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咎由自取」。
沒有先前的付出,就不會有後來的收穫。
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,關係也不是一天就能磨合的。
因果四:45歲到55歲這十年的生活態度,影響晚年。
孔子認為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
大致意思是,到了四十歲,就該活得不再迷惑了。
到了五十歲,就該知天順命,認清楚自己了。
不再迷惑,認清楚自己的關鍵,就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沒必要跟別人千篇一律,只要活出真實的自己,每天都有所得益,就足夠了。
當下是物質豐厚的年代,同時也是精神貧瘠的年代。
不是所有人,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法,導致相當一部分人,活成了行屍走肉的模樣。
寫到最後
45歲到55歲這十年,是人生最危險的時間,矛盾最多,賺錢最難,病痛最多。
當然,所有的危險,都蘊藏著生氣。
這十年,就是命運對於中年人的考驗。
可以熬過去,就能順利活到老了。
熬不過去,別說活到老了,也許當下就出問題。
之所以我們要注重前後的人生因果,就是因為這所謂的“因果”,會影響我們的往後餘生。
晚年的品質如何,全跟中年的因果有關聯。
一步錯,步步錯。
唯有走好每一步,才不會走到深淵當中。
|